English

建筑史研究的转向

1999-07-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萧默 我有话说

文化总是和群体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当代史学的另一要点就是把对个别杰出人物内心的过分关心转移到对群体心态的重视上来。

随着中国建筑史学从描述式转向阐释式,比较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中国建筑与欧洲和伊斯兰建筑一起,是世界古代三大建筑体系之一。建筑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在西方经常被列为各门类艺术之首,甚至对中国建筑的介绍也开始于欧洲。早在1685年,英国人坦伯尔就写过文章,赞扬中国园林。直到20世纪,在欧洲出版了不下十几种有关著作。但综观19与20世纪之交由西方学者进行的“研究”,却很成问题,常常显出一付“欧洲中心论”的高傲姿态。如1896年英人弗格森的《印度及东洋建筑史》,就妄称“中国无哲学、无文学、无艺术,建筑中无艺术之价值,只可视为一种工业耳,……极低级而不合理,类于儿戏。”对此,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已斥其为“实所谓盲者不惧蛇之类,殊无批评之价值。”

真正创立中国建筑史学科的还是中国人自己。三四十年代,以梁思成、刘敦桢为代表的先驱者,深入实地调查,足迹遍及16个省、200多个县,寻访艺匠,译注术书,探索建筑制度,建立了中国建筑史的学科体系。五十至六十年代,后继者又深入到专题研究,其总体成果已大大超过前代。从八十年代后半期开始,可以说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基于学术发展的阶段性,如果说学科拓荒者的工作更加重视资料的搜集,分析多于综合,那么,新阶段就更多需要综合多于分析、理性思考多于资料工作了。我们认为,首要的应当是对建筑精神文化层面的重视。意大利建筑史学理论家布鲁诺就说过:“含义最完满的建筑历史,几乎囊括了人类所关注事物的全部。若要确切地描述其发展过程,就等于是书写整个文化本身的历史。”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此也有过精辟论断,他说:“人民的思想就象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它们自己的纪念碑,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其实,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开拓者们也注意到了这个课题,1932年,梁思成、林徽音在《平郊建筑杂录》谈到建筑美时就说过:

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无论哪一个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戳。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的存在。

建筑并不是砖瓦灰石等物无情无绪的堆砌,其中自蕴有深意,充满了感情。所以,所谓“建筑意”,除了表明建筑拥有与诗歌与绘画不同的艺术语言以外,也表明了建筑内涵的文化意义。艺术是精神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把建筑与人的精神文化层面联系起来,实际上就是建筑艺术史的研究。

文化总是和群体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当代史学的另一要点就是把对个别杰出人物内心的过分关心转移到对群体心态的重视上来。对群体可以有多种观察角度,按纵向即可分为各个时代,按横向可以分为不同的地域和民族,表现为一个个大小和层级不同的文化圈,它们分别体现为建筑艺术的时代风格、地域风格和民族风格。虽然总的来说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比较缓慢,但认为缓慢就是停滞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作为精神文化之显现的建筑艺术,其时代风格的演变,或许节奏感不那么强烈,但秦汉的豪放朴拙、隋唐的雄浑壮丽、明清的精细富缛,仍都凸显了不同的时代精神和风貌。风格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并不全是自然地理条件或人种的生理不同造成的,都是一个文化模式和导出这个模式的社会结构的概念。

最后,随着中国建筑史学从描述式转向阐释式,比较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为,从对孤立事件的个别描述中是不可能得出整体的结论的。如果关注于从文化视野进行研究,必然会把研究者“逼”到比较研究中去。

基于以上思考,刚刚出版的由我担任主编的八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建筑艺术史》的十三位研究者给自己规定了奋斗目标,即除了创立建筑艺术史体制外,还应该有以下一些新的探索:一、中国建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和历史分期;二、建筑艺术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地域、各民族风格以及按其他标准划分的不同风格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三、传统文化与哲学如儒法诸子、释、道和风水观念所形成的一整套建筑哲理(伦理观、体用观、自然观、宇宙观、环境观)对建筑艺术的作用;四、建筑形体、空间及环境艺术构图手法;五、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史,特别是中国与近邻地区的交流;六、比较研究,如中西比较、中国与近邻地区建筑艺术的比较、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比较,同一性与特殊性;七、对建筑装饰和建筑色彩史、家具艺术史的研究;八、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及传统的继承。

但提出问题并不表明问题的解决,甚至在我们试图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还会出现新的错误。我们深知其间将充满陷阱,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正是提出问题。

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我们坚信,中国文化并不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终止它的生命,必将会在传统的哺育下,经过与新的生活的融合,继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艺术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